|
秋意漸濃,黑土地上豐收在望。近日,農安縣前崗鄉小橋村路旁,金黃的萬壽菊迎風搖曳。不遠處,小型引調水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機揮舞鐵臂,工人們正專注地進行管道熱熔作業,一座座基礎設施已初見輪廓。 一條新的“水脈”——農安縣2025年小型引調水工程供水管線正在農安大地延伸,它要跨越的不僅是地理距離,更是城鄉之間的供水壁壘,這項緊鑼密鼓推進的民生工程,承載著農村居民對從“有水喝”邁向“喝好水”的深切期盼。
民之所盼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歷史性跨越 “民之所憂,政之所向”。飲水安全,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福祉。近年來,農安縣始終將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擺在突出位置,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已成功推動11個行政村供水管網接入城市供水管網,讓6500戶約1.6萬農村居民率先告別地下水、喝上優質水的基礎上,農安縣水利局并未止步,他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規模化、集約化、優質化”為核心思路,積極謀劃了一批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墓歉身椖浚荚谧尭噢r村百姓共享優質水源的發展成果。 農安縣2025年小型引調水工程,正是這一系列謀劃中的重點工程之一。據工程資料顯示,該項目將新建加壓站9座,利用現有管理房改建加壓站51座,鋪設輸水管線總長達196.49公里。此外,還將配套建設大量附屬設施:新建閘閥井138座、排氣閥井134座、排泥閥井57座,改造現有管理房29座;建設鋼筋混凝土清水池1座、20噸不銹鋼蓄水池50座;配備無負壓供水設備67套、減壓設施3套、消毒設備58套;更換計量水表近2.9萬塊,并安裝視頻監控114臺、室溫傳感器38臺以實現智能化管理。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龐大的工程量,更是農安縣委、縣政府兌現民生承諾的決心和力度。
破解難題 城鄉一體化供水的農安實踐 “目前,農安鎮、前崗鄉51處小型供水工程并入城市供水管網項目,已經開工,計劃新建輸水管線194.48公里、加壓泵站51處?!鞭r安縣水利局副局長曹野介紹。他點出了此項工程的核心要義:“受地理條件限制,原有的這51處小型供水工程,其水源水質存在氟、鐵、錳等指標超標的問題,不僅水處理工藝要求高、運行維護難度大,長期來看成本也居高不下?!?/p> 而破解這一系列難題的“鑰匙”,在于引入穩定優質的“外援”水源。曹野進一步解釋:“我們縣第三凈水廠的水源來自新立城水庫,水源水質良好。”創建于2020年7月的農安縣第三凈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0萬立方米,其水源通過專用的農科管線引自新立城水庫。廠區內設有從穩壓配水、沉淀、過濾、超濾膜處理、消毒到送水泵房等現代化車間,制水工藝先進,水質安全可靠,完全有能力滿足全縣居民和大型企業的日常用水需求。 將農安鎮、前崗鄉原有的小型、分散、水質不穩定的供水系統,接入以第三凈水廠為龍頭、城市大管網為依托的集中供水體系,意味著一次供水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工程通水后,將有效整合資源,實現“同網、同質、同服務”的供水目標,從根本上破解小型供水工程面臨的“水處理要求高、管護難度大、運行成本高”等難題,讓供水保障更安全、更穩定、更經濟。
助力振興 “幸福水”流淌鄉村振興新圖景 農安縣小型供水工程的意義,遠不止于水利設施的建設。它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心工程”,直接關系到農安鎮、前崗鄉共計11萬農村居民的飲水質量和健康水平?!肮こ探ǔ珊螅@11萬村民在家門口擰開水龍頭,流出的就是與縣城居民同源、同質的‘放心水’‘幸福水’?!辈芤靶χf。 農安縣小型供水工程更是一項關鍵性的“發展工程”,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前提,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當清冽的“幸福水”流入千家萬戶,它不僅滋潤了百姓的心田,更將滋養鄉村產業,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資源要素向農村聚集,為農安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從夢想“有水喝”到追求“喝好水”,農安縣小型引調水工程見證了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初心,也映射出農村供水事業發展進步的堅實足跡。為確保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早日建成惠民,農安縣水利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監督與管理,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進度關,努力打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精品工程、廉潔工程。 隨著一條條輸水管道在田野鄉間延伸,一座座加壓泵站在村落節點矗立,一股股清泉沖破地域壁壘,歡快地流進農家院落。農安縣以水為墨,正在繪制一幅城鄉融合、共建共享的鄉村振興新圖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將隨著這汩汩清泉不斷流淌,匯聚成推動農安縣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