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11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攜經典和創新的多元化產品矩陣精彩亮相,梅河牌大米作為吉林大米的旗艦代表,憑借“品質硬實力、文化深底蘊、品牌高價值”三大維度,在吉林展廳大放異彩。
梅河大米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是皇室貢米核心供應基地。2013年發現的“稻碑”記載,趙氏家族自清代同治年間起,便為皇室開墾水田種植貢米。1990年,梅河大米成為第十屆亞洲運動會特需食品。經過持續培育打造,梅河大米產業已成為雙認證加持的“吉林米王”——吉林省唯一同時擁有“吉林老字號”與“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雙重認證的大米產品,2024年品牌價值達34.92億元,2025年入選“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 為了推進梅河大米、梅河鮮食玉米產銷合作,進一步擦亮“皇糧御米”金質品牌,梅河新區發改局超前安排參會工作,組織吉林梅河大米公司、金野合作社、大架山家庭農場等企業參加展銷活動,為這次盛會注入“嘎嘎香”的吉林韻味。
位于1號館的吉林糧食展區匯聚了梅河大米、梅河鮮食玉米特色產品。由于“皇糧御米”品質超群,吸引了萬余人次來此參觀、咨詢、試吃。參展企業負責人表示:“寧可為品質多付成本,也不為銷量降低標準。梅河大米堅守本地種植與精細加工,拒絕以次充好,只為每一粒米都對得起‘中國皇糧御米之鄉’的稱號。中糧集團董事長李國強專程來到展區調研,在品鑒“中科發五”米飯后 ,連聲贊嘆:“品質好、口感好。”南京市領導對梅河大米也給予了較高評價。 10月16日,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品牌專場推介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吉林省中高端大米年銷量26億斤,實現了從‘種得好’到‘賣得好’的跨越,同時大力推進玉米主食化。會上,眾多客商紛紛對梅河大米、梅河鮮食玉米給予好評,認為東北地區能把“中科發五”大米賣到每公斤20元以上的,只有梅河大米。
會上,經過前期有效對接和現場交流,吉林梅河大米有限公司與吉米(廣東)米業有限公司簽訂了3600噸梅河大米購銷協議。金野合作社與北京客商簽訂了10噸禮盒大米的購銷協議。大架山家庭農場生產的鮮食玉米以其甜糯鮮香贏得南京恒匯霖商貿有限公司青睞,雙方簽訂了30萬穗鮮食玉米購銷協議。 初審:張立蘊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