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G222國道景山段的醒目位置,一塊鐫刻著“景山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標識牌巍然矗立,指引著這片沃土的振興方向。該園區始終錨定“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綠色發展”三大核心理念,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加快規模擴容與品質升級,打破傳統農業邊界,全力繪制“產業興、生態美、效益優”的現代農業新畫卷,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景山產業園以擴容提質為抓手激活發展新動能,一批引領性項目建設按下“加速鍵”。羊肚菌立體種植基地新建14棟、總規模6000余平方米的立體大棚,采用“立體層架+智能溫控+精準灌溉”模式實現反季節培育與標準化管理,預計年產量超3萬斤,將建成區域內技術領先、產能穩定的優質生產基地,有效填補本地高端菌菇規模化供給空白;冷水魚養殖基地依托優質冷水資源稟賦,新建3棟養殖大棚培育蝲蛄、哲羅鮭等珍稀魚類種苗,預計年育種育苗200余萬尾、年產值300余萬元,既延伸冷水漁業產業鏈條,又通過推廣生態養殖技術,為山區特色水產養殖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景山方案”。
產業園堅持“一核引領、多元協同”的產業發展路徑,在鞏固反季基質藍莓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通過擴容項目推動“菌、漁、果”三大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生態循環、優勢互補的特色產業矩陣。作為園區“老牌勁旅”,反季基質藍莓年產量穩定在2萬斤以上,憑借優質品質占據區域高端市場;新增的羊肚菌與冷水魚產業,與藍莓種植形成“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生態閉環,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綠色低碳發展,打造出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示范樣板。 站在擴容升級的新起點,景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持續深化“科技+產業+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產業從生產端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標桿。在產業升級層面,園區將深化與科研院校的產學研合作,重點開展品種改良、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在農旅融合層面,將規劃建設“藍莓采摘、菌菇科普、冷水魚觀賞”三位一體的休閑農業業態,通過吸引游客、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增收,最終實現“園區發展、農民致富”的雙贏目標,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景山力量。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