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潤初心·惠聚力量”
德惠市以宣講大賽打造縣域理論傳播品牌樣本
|
壯闊愿景,激蕩人心;磅礴力量,凝聚德惠。 從田壟阡陌到城市街巷、從機關科室到經營門店,從市民群眾到社團組織……德惠大地之上,處處洋溢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基層理論宣講的蓬勃氣象。 全網相關內容瀏覽量破100萬次; 98余名基層理論宣講員參賽; 單條主題短視頻最高點擊量達18萬次; 568萬全國網友直播觀看; 眾多網友互動評論熱烈…… 每一次宣講聲入耳,都能喚醒滿場共鳴,引發一場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思想洗禮。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以來,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及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浸潤人心,成為縣域工作的重要課題。11月14日,由中共德惠市委宣傳部、德惠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德惠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舉辦的“德潤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第二屆基層理論宣講員大賽,在德惠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圓滿落幕。本屆大賽匯聚98名基層宣講員同臺競技,經初賽選拔后20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大賽以“百姓講、百姓聽、百姓信”的創新形式,生動踐行了“用黨的創新理論教育人民”的工作要求,既打造出縣域理論宣講的品牌化樣板,更沉淀出適配本地實際、可落地推廣的基層理論傳播實踐路徑。
草根登臺破局傳統宣講:讓理論傳播接足“地氣” “以往聽理論宣講,總覺得‘離得遠、聽不懂’,這次選手講的都是身邊事,政策怎么幫咱們致富、社區怎么變便利,一聽就明白!”現場觀眾王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本屆大賽的創新價值。相較于傳統理論宣講中“機關講、群眾聽”的單向傳播模式,“德潤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第二屆基層理論宣講員大賽徹底打破身份壁壘,以零門檻開放姿態面向全市征集選手,來自德惠市數十個單位的98名基層理論宣講員在宣講中融入了PPT、視頻、背景音樂等多種展現形式,緊扣大賽主題,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分享個人的學習感悟,內容既有結合自身崗位,分享在平凡崗位上的責任擔當,也有身邊典型的鮮活事例。
為讓宣講更有質量、更貼民心,大賽舉辦方在初賽前專門增設政策解讀與表達技巧專項培訓,邀請理論專家與資深宣講員授課,幫助選手精準把握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核心要義,掌握“鄉音土話解政策”的宣講技巧。 從初賽到決賽,比賽現場始終透著濃濃的“煙火氣”。參賽選手徹底摒棄生硬說教與書面術語,全靠身邊鮮活實踐詮釋理論內涵:駐村工作者王淳以家鄉產業鏈建設的親身經歷,用鄉音方言講述鄉村振興政策的落地實效;社區工作者曲容巖以社區餐廳、便民商店升級的日常工作,解讀基層治理的民生溫度;“政策好不好,要看百姓是哭還是笑”,選手的直白表述,讓高質量發展理念與企業生產、職工生活緊密相連。真摯的情感、生動的講述,讓抽象理論變得可感可知、入腦入心,比賽現場掌聲此起彼伏,盡顯“百姓講、百姓聽、百姓信”的接地氣特質。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在決賽的舞臺上,于雷、郝子鑒榮獲本屆大賽一等獎,王斯奇、李悅、林宇、趙思源獲二等獎,李冠星、趙思琪等6名選手榮獲三等獎,姜尚、宋莫達等10名選手榮獲優秀獎,德惠市教育局、德惠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德惠市稅務局等10家單位獲優秀組織獎。 久久為功鑄牢品牌根基:構建理論傳播長效生態 作為德惠市深耕多年精心培育的特色宣講品牌,“德潤初心·惠聚力量”德惠市基層理論宣講員大賽歷經從探索起步到成熟完善的蛻變,已形成“選拔—培育—實踐—提升”的完整生態閉環。 從首屆的初步試水到本屆的全面升級,大賽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容,覆蓋群體從鄉村、社區延伸至企業、學校;評審機制不斷優化,本屆賽事延續7人評委組專業評審模式,圍繞內容質量、語言表達、宣講技巧、形象氣質四大維度嚴格考評,采用“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的透明規則,確保賽事公平公正,讓品牌公信力持續提升。 為深耕品牌傳播、擴大賽事品牌效應、筑牢理論宣講品牌根基,搜狐東北振興頻道在德惠市委宣傳部的支持和指導下精準發力、多維賦能:精心制作7條主題短視頻與1條賽事專題片,撰寫3篇深度報道稿件,同時對決賽進行高清全程直播,吸引568萬網友在線觀看。相關內容全網瀏覽量超100萬次,單條短視頻最高點擊量突破18萬次。以專業媒體視角構建的多元傳播矩陣,不僅全方位展現賽事風采與宣講實效,更讓“德潤初心·惠聚力量”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容,以實打實的傳播數據夯實品牌傳播基石,為理論傳播長效生態構建注入強勁動能。
理論落地浸潤民生福祉:以品牌力量凝聚發展動能 “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理論種子,才能讓政策紅利開花結果。”本屆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郝子鑒在宣講中這樣詮釋初心。作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基層傳播的重要載體,本屆大賽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助力‘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核心主題,讓理論宣講與民生實踐深度融合。選手們的宣講內容,既是對政策落地成效的生動展示,更是對群眾獲得感的真實記錄:鄉村產業升級讓村民增收致富,社區服務完善讓居民生活便利,企業創新發展讓職工就業穩定,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群眾對發展的信心與期盼。 “大賽搭建起理論與基層的‘連心橋’,不僅讓群眾讀懂政策、認同政策,更將思想共識轉化為發展動能。”德惠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曲龍吟表示,連續兩屆賽事的深耕,讓理論宣講徹底擺脫“機關味”“書面腔”,真正回歸群眾、服務群眾。賽事落幕不是終點,依托本屆賽事組建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七講七進”宣講團,將宣講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社區樓棟,健全常態化宣講機制。較首屆宣講覆蓋范圍實現翻倍拓展,通過“宣講+有獎問答”的形式,讓理論傳播觸達更多群體,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持續走深走實。
品牌升級書寫縣域樣板:為理論傳播提供“德惠經驗” 從首屆的“破土而出”到第二屆的“枝繁葉茂”,“德潤初心·惠聚力量”已成為德惠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閃亮名片,其品牌建設經驗具有鮮明的示范意義。在隊伍建設上,堅持“發動草根、扎根基層”,讓群眾從理論傳播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構建起多元化的宣講人才梯隊;在內容創新上,推動宣講與基層治理、民生服務、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深度綁定,讓理論宣講跟著群眾需求走、貼著實際工作講;在機制保障上,建立“培訓+競賽+實踐”的長效模式,通過人才庫建設、常態化宣講等舉措,確保品牌持續發力。 未來,德惠市將繼續擦亮“德潤初心·惠聚力量”理論宣講品牌,進一步深化宣講隊伍專業化建設,優化宣講內容供給,健全全域覆蓋的常態化宣講機制,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鄉音土話傳遍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社區樓棟。連續兩屆深耕的理論宣講實踐,不僅為德惠“十五五”高質量發展筑牢思想根基、匯聚奮進力量,更以品牌化、大眾化、實效化的探索,為全國縣域理論傳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沃土中不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