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后援地,2025年以來,臨江市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英雄血脈”為目標,建設抗美援朝紀念廣場,聯動周邊資源,著力打造G331國道上的紅色新地標,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更耀眼的光芒。 走進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畫,中朝國境大橋、出征的志愿軍、長津湖戰役場景、致敬最可愛的人等畫面再現了臨江作為抗美援朝戰爭后援地的重要地位。紀念廣場周邊同步布置了展板長廊,系統介紹臨江作為志愿軍渡江地、戰勤保障地、精神孕育地的歷史地位。展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臨江人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組織鋼鐵運輸隊、抗美援朝作戰圖等真實歷史場景,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閱讀。
市民王云山說:“我覺得這個紀念廣場建得非常有意義。特別是我們臨江地處中朝邊界,像這座鴨綠江江橋,很多部隊從這通過,我們臨江人民還組成了抗美援朝鋼鐵運輸隊,不少人還為了保衛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和我們的后代要銘記這段光榮的歷史。”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如今,這座紀念廣場不僅是市民游客重溫初心的精神家園,更成為G331國道沿線重要的紅色旅游節點——它串聯起沿線的中朝國境大橋、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陳云舊居等紅色資源,吸引全國各地游客駐足停留。 在紀念廣場的夕陽里,在歷史文化街區的煙火中,臨江人民正以最真摯的方式致敬最可愛的人,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屬于英雄城市的榮光。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