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春季營銷宣傳活動暨公用品牌廣告語首發儀式在長春舉行。作為吉林大米地理標志品牌的代表,舒蘭市相關領導上臺推介,展現“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的產業實力與品牌魅力。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舒蘭大米確定為重點培育的地理標志品牌之一,通過政策引領、品質筑基、科技賦能、產業融合,“一區域一策”,梯次培養,全面推動大米產業轉型升級。 舒蘭在滿語中是“果實”之意,也暗合了這個城市在農業發展、特別是水稻生產方面的優勢。舒蘭市地處吉林省中部,是國家首批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重要商品糧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2018年,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稻米之鄉”美譽。現有耕地216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75萬畝,擁有水稻加工企業68戶,規模以上水稻加工企業26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戶,共有水稻種植戶3.78萬戶,合作社1310個、家庭農場1516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16個,日加工能力8136噸。7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就達57萬畝,年產量31萬噸,綠色水稻生產企業18家,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產量近萬噸,有機水稻生產企業10家。“三品一標”認證總量和增量持續位于全省前列、吉林地區首位。 政企聯動塑品牌 舒蘭大米的品牌底氣,源于其對“四好品質”的努力追求。生長環境好——地處北緯44°世界黃金水稻種植帶,寒地黑土有機質含量最高可達10%,140天生長期賦予稻米充足營養積累;品種選育好——依托4個省級科研平臺,實現“稻花香6號”“五優稻4號”等良種全覆蓋;種植管理好——57萬畝綠色食品原料基地、78%的綠色有機種植占比,鴨稻共生、蟹稻共養等生態模式廣泛應用;生產工藝好——26家規模以上企業積極探索采用低溫鎖鮮、恒溫存儲技術,全自動無塵車間確保大米“零污染”。 近年來,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開展全國品牌推廣活動,舒蘭大米在北京、深圳、福州等城市舉行各類宣傳推介活動30余場。融合發展餐飲渠道,搭建線下展示消費新場景,打造“舒蘭大米體驗店”。 分級分類管理助推品牌躍升 在2024年長春農博會期間,100款吉林大米分級分類產品首次亮相。在100款吉林大米分級分類產品中,舒蘭大米占比高達21%,其中臻品1款,精品15款,優品5款。作為“中國生態稻米之鄉”,舒蘭市按照省糧儲局整體謀劃,圍繞其發展定位,從源頭上落實吉林大米分級分類管理和提檔升級營銷。東部拉林河水系種植帶,涵蓋5個鄉鎮,面積28萬畝,依托永豐米業、禾鑫谷物等10家企業,發展訂單農業,主要對接北上廣深高端大米市場;中部細粼河水系種植帶,涵蓋9個鄉鎮,面積25萬畝,鼓勵引導金星米業、北蓮米業等10家企業,主要對接江浙閩等中高端市場;西部松花江水系種植帶,涵蓋3個鄉鎮,面積23萬畝,友誠米業、云山米業、權禾糧油等6家企業主要對接云貴川等主糧市場。 科技賦能破解同質化困局 近年來,吉林大米強化誠信體系建設,開展米業優質品種培育計劃,實行“政府+科研+企業”模式,抓好稻花香6號、沅粳6號和其他優質品種的研發推廣;堅持綠稻“五統一”(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的標準化生產模式,合理水肥管理,推廣綠色防控措施,提高稻米品質。 同時,吉林大米以“功能化、高端化、差異化”破題,研發好吃營養特色產品。其中,舒蘭市七里鄉區域種植的大米中純天然鉬元素含量達到0.5mg/kg,是普通大米的2倍以上;寶龍倉公司已上市銷售的“富硒富鉬大米”,成為高端禮品市場“黑馬”;金星米業公司成為全國糧油適度加工標準化試點企業,已著手開展全谷物大米產品研發,直供健康飲食群體。 隨著“吉林大米”品牌勢能的持續釋放,地理標志品牌舒蘭大米,以“四好品質”為帆,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破浪前行,書寫著“一粒米撬動大產業”的精彩篇章。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