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韻正濃培訓時,縣域教育添新姿。10月20日至25日,“國培計劃(2025)”G2002邊境縣名師送教培訓活動分兩期在臨江市外國語學校、光華中學、建國小學、第三中學開展,臨江市學科培訓教師350余人參加活動。 “國培計劃(2025)”邊境縣名師送教培訓(臨江市)是吉林省教育學院站在教育強省和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高度精心設計的,將邊境縣作為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陣地。培訓采用“集中培訓+工作室引領”的模式,積極探索構建了邊境縣學科教師與名師工作室手拉手幫扶培訓機制,匯聚優質名師的“送教”培訓促進了城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應“鑄魂之需” 聚“專家之道” 集中培訓中,三位專家緊扣時代脈搏、緊跟科技發展、緊貼教育真諦,呈現了一幅幅充滿情懷、充滿技術、充滿感動的生動畫面。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張聰教授的《以教育家精神提振教師工作質量》專題講座,圍繞“育什么人——誰育人”的邏輯體系,剖析了國家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和“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義,提出了“育人是中小學教師工作質量提升的邏輯起點”“育人要跳出自我、跳出當下、跳出利益”“教育家精神要有鉤子、錘子、釘子精神”等重要論斷,展現了“擁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豐富教育實踐”的師者形象。 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張海教授的《人工智能時代教與學的變革》專題講座,著眼于人工智能在各領域融合的時代背景,系統直觀地展示了數字智能體、數字人交互、虛擬人等人工智能技術迭代升級的應用場景,對人工智能技術給中小學教與學帶來的影響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議,認為“教師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制約專業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要主動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乘“數”而上是智能時代賦予每位教師的責任使命。 長春市第十七中學胡娜老師的《燃燈筑夢 大愛無疆——一位鄉村教師的成長蛻變之路》專題報告,講述了十七年捐資助學路上的艱辛、付出和執著,她堅信“有愛的教育能穿透貧困和迷?!?,學生畢業時說的“不想成為你,你太苦了,很想成為你,你太偉大了”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她前行,這束光讓一個個家庭走出了困境,讓一個個孩子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學,也讓更多的人加入了愛心的傳遞中。 課后分享環節,教師們感悟到“以前總認為教育家精神太高大了離自己很遠,聽了專家的講座,認識到只要踏實認真地做好每一天工作,就能觸摸到教育家精神”“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滲透到教育領域,將 AI 融入日常教學是自己應必備的一種技能”“胡娜老師將愛心播撒在學生心靈中,照亮學生前行的路,深深地感染著我”,培訓是一團火,必將點燃臨江市教師立德樹人實踐的滿天星。
應“素養之需” 聚“育人之技” 17個名師工作室送教,學科涵蓋小學數學、語文、英語、綜合實踐,初中道德與法治、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這13個學科,分別在15個會場開展活動。各名師工作室結合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背景下教師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創新以及專業素養提升所面臨的諸多發展需求,開展了“示范展示+專題引領”的培訓活動?;顒悠陂g,各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作示范課16節、工作室成員作展示課20節,臨江市14個學科的教師做現場展示課18節,圍繞著跨學科整合、AI融合教學、大單元設計、學科專業知識等方面做了26次專題講座,進行了15次研討交流活動。 工作室主持人在評課議課、跨學科教學、問診解惑過程中,展現了扎實、高深、精湛的專業底蘊和嚴謹求實的創新精神,贏得了臨江市各學科教師的一致好評。學科老師在主持人的點評指導下,增長了育人新見識,領悟了育人新思想,提升了育人實踐的認知水平。 本次名師送教是一次激勵和改進,更是一次促進和喚醒,將為邊境縣教育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注入持續的動能。學科教師從名師課堂上學習了很多育人的新方法、新策略和新技巧,如在課堂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認知和接受能力,要從符合學生進階成長的角度去設計教學內容;問題提出和活動探究的設計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在跨學科教學整合中要找好學科素養落地的切入點和契合度等。同時,教師對標名師課堂時也認識到自己在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上還需要不斷儲備和提升,尤其在運用AI賦能教學方面要積極識變、應變和求變。 為了保證各工作室培訓活動科學有效地運行,吉林省教育學院基礎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管理部白雪、姜旭老師,臨江教體局專職督學蓋雯雯深入到15個學科會場參與聽課、交流和會談;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校相關領導、師訓部及各學科教研員承擔活動的主持、簽到和保障工作;臨江市外國語學校、光華中學、建國小學、第三中學在會場的布置、管理、資源、人員調配中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
應“時代之需” 聚“創新之力” 乘著“國培計劃(2025)”邊境縣名師送教培訓的東風,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征程上,臨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將找準發展定位,充分利用好邊境縣教育發展的機遇期,迎難而上,在平臺搭建、協同提質、數智驅動等方面積極探索。持續推進教師專業素養和育人實踐能力的跨越式提升,為臨江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