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以來,臨江市鬧枝鎮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牽引,聚焦人才、生態、文化、組織四大關鍵領域,精準發力、協同推進,在人才隊伍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文明鄉風培育、基層組織強化上出實招、見實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繪就鄉村美、人才聚、民心齊的生動畫卷。 堅持引育并重,激活人才振興“動力源” 圍繞鄉村振興人才需求,鬧枝鎮構建“引才、育才、用才”全鏈條機制,為發展注入“智力活水”。本土人才精培育。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考察”,動態儲備30名村級后備力量,其中35歲以下11人、大專及以上學歷16人,采取“導師幫帶+實戰淬煉”模式,分三批安排參與矛盾調解、防火防汛等重點工作;嚴格落實6名駐村干部“五天四夜”工作紀律,以“周考勤、季評價、年考核”督促履職;安排包村領導、村書記與6名基層專干結成幫扶對子,助力快速成長。技能精準強本領。以“以老帶新+專干輪崗+精準賦能”三維模式培育年輕干部:推行“以老帶新”,由鎮、村經驗豐富的行家里手擔任導師,通過“傳經驗、教方法、壓擔子”,安排年輕干部參與矛盾調解、產業發展等一線任務;實施“專干輪崗”,每期選派3名專干到鎮黨政辦、平安辦等關鍵部門跟班學習3個月,以“任務清單+動態反饋”強化全局問題解決能力;聚焦“精準賦能”,按“缺什么補什么”原則,依托“黨校+紅色教育基地”雙陣地,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學、“請進來+走出去”聯動訓,開展培訓11期280余人次。外源人才廣引進。通過統一招考、社會選聘等方式,2025年成功招聘公務員2人、事業人員2人、社會工作者1人,持續充實基層工作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聚焦生態宜居,按下鄉村振興“美顏鍵” 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提升行動”“春季百日攻堅”為重要抓手,鬧枝鎮持續改善鎮村面貌,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環境全域整治。組織50余名機關干部,對“三線六邊”區域私搭亂建、污水排放等問題開展拉網式排查,累計整改問題312個;出動車輛289臺次,清理農戶庭院52個,拆除私搭亂建3處,整治農村道路99公里、村內溝渠36公里,清運生活垃圾334噸、農業生產廢棄物1224噸,實現鎮村環境“顏值”與“品質”雙提升。基礎設施完善。投入128萬元實施暖泉子村一社水毀護岸修復項目,有效加固河岸防洪能力;積極為鬧枝村、吊打村爭取2座橋梁建設項目,切實解決汛期群眾出行難及農產品運輸不便問題,為鄉村發展打通“動脈”。生態綠化提質。緊抓春夏種植黃金時節,栽植步步登高13萬株,牽牛、海棠等花卉1萬株,進一步提升鎮村綠化層次與景觀效果;同步深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轄區主要河道水質持續優化,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讓“生態美”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 推動文化惠民,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堅持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理念,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重要載體,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涵養文明鄉風。文化陣地建強。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7處,為群眾提供便捷的文化活動平臺;依托冰湖溝抗聯路紅色資源,精心打造精品紅色旅游路線,建設黑松村紅色教育培訓中心,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文明創建深化。轄區黑松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省級示范村”等稱號,冰湖村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鬧枝鎮獲評“白山級文明村鎮”,文明創建成果豐碩,文明鄉風深入人心。惠民活動常態。整合資金完善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功能,持續為群眾送知識、送活動;引導各村開展春節文體活動,通過政策宣講、技能培訓等形式,讓群眾在參與中提升幸福感與獲得感,以文化“軟實力”筑牢鄉村振興“精神魂”。 建強基層組織,筑牢鄉村振興“主心骨” 以黨建提質增效為核心目標,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組織基礎夯實。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2025年全鎮累計開展相關活動240次;創新設立黨員先鋒崗7個,帶動開展志愿服務108次,推動黨員在防汛、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一線擔當作為。隊伍素質提升。2025年新發展黨員3名,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開展黨支部書記全員輪訓,切實提升基層帶頭人履職能力;深化“三官一律”進網格活動,全年開展法治宣傳9次,覆蓋200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件,化解率達90%,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工作作風嚴實。鎮黨委帶頭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專題學習22次、深度研討7次,圍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組織學習研討79次,以嚴實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 如今的鬧枝鎮,人才匯聚、生態優美、文化繁榮、組織有力,鄉村振興的步伐愈發堅實。下一步,該鎮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深化人才、生態、文化、組織建設舉措,不斷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