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踐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近日,臨江市大栗子中心學校組織學生成功開展了以“行走邊疆線,感悟家國情”為主題的G331國道(葫蘆套段)研學實踐活動。 在這里,汗水與歡笑交織,腳步與思考同行,我們一起,將“愛國”這兩個字,走成了腳下堅實的路,看成了眼前壯麗的景,化成了心中澎湃的情。 清晨的校園,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中。一場簡短而隆重的出發儀式,點燃了我們心中的期待。校長的殷切囑托猶在耳畔:“用腳步丈量國土的遼闊,用心靈感受家國的重量。”當校旗從校長手中鄭重傳遞到學生代表手中時,那迎風招展的紅色,仿佛是我們青春熱血的寫照。面對迎風舒展的國旗,同學們緊握右拳莊嚴宣誓,鏗鏘誓言與汽笛聲交織,鏡頭定格下我們堅毅的眼神和燦爛的笑容,車隊載著夢想,向著祖國的邊疆,出發! 當同學們奮力登上前方的觀景臺,所有的辛苦都在一瞬間得到了回報。極目遠眺,G331國道如一條巨龍盤旋在群山之間,祖國的壯美山河如同一幅巨卷在眼前鋪展,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自豪感在心中激蕩。 在老師的指引下,同學們遠眺江對岸的朝鮮青年銅礦。那片異國工業場景,與我們所站的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刻,“祖國”不再是一個抽象的詞語,而是我們腳下安全的土地、眼前發展的景象和內心涌動的無比自豪與深深的使命感。 觀景臺上,一曲《大中國》響徹云霄。歌聲中,紅旗與朝霞同輝,詩朗誦《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以聲傳情,軍體操的剛勁與山河的壯美定格成幀。此刻,G331不僅是地理坐標,更是青春與家國共鳴的舞臺。 真正的挑戰,從踏上葫蘆套段的第一步開始。十余公里的徒步,是對意志和體能的極限考驗。山路蜿蜒,汗水很快浸濕了衣背,但沒有人放棄。同學們互相鼓勵,分擔行囊,一句“加油”,一個攙扶,都是前行路上最溫暖的力量。同學們深切感悟到,這每一寸土地,都值得用腳步去丈量,用心去守護。 徒步途中,研學導師帶領學生辨識五味子果實,講解其“五味調和”的藥用價值;稻田邊,西部計劃大學生講解水稻田:“鴨綠江水引流,水滋養每一株稻穗。”泥土芬芳中,傳統農耕與現代科技完成跨越千年的對話。 當終點終于出現在眼前,所有的疲憊都化為巨大的成就感。同學們戰勝的不是漫長的路程,而是那個曾經以為“不可能”的自己。 陽光明媚,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團隊游戲讓同學們徹底釋放天性,默契在協作中滋長,友誼在競技中升華。同學們通過“穿越火線”“橫跨大渡河”等游戲拉近了與民警的距離。隨后的“家鄉美食分享會”更是將氣氛推向高潮。大家拿出從家里帶來的拿手好菜和地方特產,熱情地分享。 研學的最后一課,是思想的碰撞與創意的綻放。在心得分享與創意表達會上,各小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生動演繹對邊防戰士的敬意。“這次行走,讓我真正懂了什么叫‘家國情懷’!”一位同學的分享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同學們從觀察者變成了思考者,從參與者變成了表達者,將內心的感動化為成長的動力。 歸程大巴上,車窗掠過的G331如同一條金色絲帶,串聯起今日的研學印記。今天的研學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一段新的征程才剛剛開始。這段旅程賜予同學們的,不只是沿途的風景,更是意志的磨煉、視野的開闊和一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它將激勵著我們,帶著這份熱愛與責任,走向更遠的未來!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