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以來,長春市雙陽區深入貫徹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通過建強人才隊伍、深化產才互促、做好平臺服務、推進文才共育四項舉措,推動人才資源向梅花鹿特色產業集聚,為助力產業升級、賦能區域發展持續貢獻智慧力量。 構建人才梯隊,夯實產業發展根基。實施“筑基工程”,多渠道拓展專業人才儲備,匯聚梅花鹿產業發展的智慧力量。抓住政策機遇,引進動物科學、動物檢疫等專業人才6名,幫助梅花鹿企業制定招聘計劃,組織開展招聘活動,為產業及企業發展補充人才力量。聚焦產業核心需求,建立覆蓋企業管理、農村實用、專業技術等領域的專家人才信息庫,重點培育一批鹿業青年人才,通過支持其創辦引領性企業、選派擔任村級黨組織書記等方式,帶動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背景下梅花鹿產業落地生根筑牢人才基礎。推薦梅花鹿產業成果突出者參加吉林省鄉村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學院遴選,形成示范引領作用,吸引優秀青年返鄉創業。
深化產學研融合,激活產業升級動能。立足梅花鹿產品精深加工,與長春賽諾美焱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企業與長春應化所陳學思團隊達成合作,聯合攻關“肽”“素”因子核心技術,成功研發赫麗蒂水解膠原(鹿皮肽)系列套組,實現產學研突破。以青年鹿業協會為依托,推動會員企業與吉林大學、吉林農大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促進協同創新。緊抓第十六屆鹿業發展大會、雙陽梅花鹿節等活動契機,推動東鰲鹿業、東大鹿業等企業與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吉林省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舉辦鹿產業高峰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學者為養殖加工企業傳授前沿知識,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為產業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科技平臺,延伸產業服務鏈條。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半年申報梅花鹿產業方向的吉林省博士創新站4家,新建鹿茸科技小院1家,全區現有梅花鹿產業方向的科技小院4家,有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21人。上半年依托科技小院平臺,累計開展課題研究7項、發表論文10篇。進一步延伸科技服務基層產業鏈條,線上線下開展養殖技術培訓30余場,培訓3000余人,組織現場觀摩活動39次,觀摩人數500余人,帶領專家團隊深入村集體鹿場、圈舍開展技術指導30余次,提供技術服務咨詢1000余人,帶動村民就業、增加農戶收入,為梅花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發揮梅花鹿產業發展服務團作用,與吉林大學動物醫學院共建“梅花鹿科技服務站”,在新媒體平臺開設“鹿醫郭博士”賬號,發布疾病預防知識,提升養殖戶疫病防控水平。
打造傳播矩陣,提升產業品牌效應。深度挖掘梅花鹿文化價值,開展梅花鹿文化宣傳,通過文化傳播帶動產業發展。圍繞梅花鹿養殖技藝、產品工藝及文化內涵開展系統化培訓,重點培養一批本土“鄉村推薦官”和專業講解員。注重豐富傳播形式,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推介梅花鹿特色文化,多次組織講解團隊深入鹿場、作坊開展沉浸式講解,吸引游客參觀游覽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年初至今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發揮品牌效應,打造特色文化IP,精心制作《梅花鹿馴養技藝》《鹿產品鑒別指南》系列科普作品100余期,全網播放量突破50萬次,預計年底前推出300期精品內容,沖擊百萬播放量目標,以文化影響助力梅花鹿產業品牌升級,拓寬產業發展空間。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