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里互助暖人心,文化傳承聚真情。近日,臨江市精心統籌推進多彩鄰里節系列活動,以文化浸潤、美食聯結、服務惠民為核心,活動覆蓋全市22個社區,旨在構建便捷的“鄰里互動圈”。鄰里節活動通過搭建多元場景精準對接居民需求,以多樣活動打破現代社區的“陌生壁壘”,讓居民在深度參與中增進情感共鳴,為基層治理注入溫暖活力,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歸屬感。 以“文化賦能鄰里”為指引,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兼具思想性與趣味性的文娛活動矩陣,讓文化成為拉近鄰里關系的“強力粘合劑”。在建國街道臺興社區,“情暖臺興睦鄰一家親愛滿廣場唱紅歌”鄰里文化節文藝演出精彩上演。“居民歌手”們紛紛登臺,深情獻唱一首首經典紅歌,臺下觀眾熱情跟唱、掌聲此起彼伏。匯演中穿插黨史知識問答環節,居民參與熱情高漲,不僅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厚植了愛黨愛國情懷。興隆街道東盛社區舉辦的“繽紛東盛嘉年華”主題活動同樣熱鬧非凡。活動包含文藝表演、義診義賣、趣味問答、闖關游戲等環節,歌舞小品節目都是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吸引了300多名居民踴躍參與。活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鄰里間的陌生感在歡樂互動中悄然消散。 以美食為紐帶,搭建起鄰里交流的溫馨平臺,讓舌尖上的美味串聯起心間的濃濃溫情,營造出“社區大家庭”的濃厚氛圍。新市街道沿江社區舉辦的“濃情百家宴”活動,120余戶居民自發帶上自家拿手菜肴,糖醋排骨、清蒸鱸魚、手工水餃等百余道美食擺滿桌面,居民們圍坐在一起,看表演、做游戲、品美食、嘮家常,鄰里溫情在舌尖綻放,在心底扎根。建國街道臺興社區結合端午節舉辦“鄰里長桌宴”。社區志愿者提前精心布置場地、準備餐具,居民們帶著自制的粽子、月餅等特色美食欣然赴宴。老人孩子歡聚一堂,現場居民們紛紛講述鄰里互助的感人小故事,讓溫情在分享中不斷傳遞。 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創新服務模式,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將便民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切實為居民解決生活難題。新市街道新市社區打造的“新·市集”匠人超市,劃分洗發理發、家庭醫生、家電維修等9個服務專區,采用“日常優惠+定期公益”雙軌服務模式。日常時段,合作商戶為居民提供低于市場價20%的服務,家電清洗、基礎理發等項目深受居民好評。每月定期設立“愛心服務日”,免費為居民提供理發、測量血壓血糖、上門檢修家電等服務,開設健康養生、家電保養等知識講座,累計服務300余人次,惠及居民2000余戶。東盛社區推出“鄰里幫”志愿服務,設置“鄰里百寶箱”,將居民家中閑置的工具、書籍等物品集中起來,形成一個鄰里共享平臺,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同時動員能人巧匠、老黨員、退休技術人員等組成維修達人志愿服務團隊,為困難群體、老年群體提供服務,促進鄰里和諧,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臨江市多彩鄰里節系列活動,不僅是一次鄰里情感的深度交融,更是基層治理的生動實踐。從文化活動點燃居民參與熱情,到美食盛宴傳遞脈脈溫情,再到便民服務解決實際難題,活動讓“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美德煥發出新的活力,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