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光無限,稻谷飄香。榆樹市糧食資源豐富,作為東北粳稻的重要產地,素有“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近日,在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開展的吉米金穗“五大經典”領航行動中,“榆樹大米”憑借卓越品質與深厚底蘊,成功獲評“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標志品牌”,再次成為業界焦點,彰顯了其在國內大米市場的重要地位。 多措并舉,擦亮“白金名片”
榆樹市地處世界黃金水稻種植帶,這里土壤肥沃,有機質及氮磷鉀元素含量高,土質完全符合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要求,特別適合優質水稻的種植生長。域內江河縱橫、水資源豐富,經流榆樹的“一江兩河五庫”水質清澈,為稻米種植提供了優質水資源。 “金裕”“乾蘊”“孫老樂”“升吉”……借助松花江與黑土地的滋養,榆樹市孕育出許多標志性大米品牌。榆樹大米更是通過優質的品質,相繼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獲評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十佳食味產區獎”。 “為提升品牌影響力,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指導下,我們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加強品牌推廣,全力發展綠色農業,創建標準化綠色水稻生產基地,以‘三品一標’產地認證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載體,實行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購,水稻種植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使水稻的質量安全從種到收都得到保障。”榆樹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年來,榆樹市高度重視糧食“三金”品牌建設工作,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落實,形成了具有榆樹特色的糧食“三金”品牌,其影響力和品牌價值持續攀升。 全市年產水稻53.66萬噸,擁有大米加工企業26家,規模以上大米加工企業16家,總加工能力100萬噸。在種植環節,逐年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引導種植戶開展種植合作,進行綠色無公害經營,探索推廣生態肥及有機農藥使用,實踐生態管理辦法,普及生物防治病蟲害等田間管理技術。同時,引導大米深加工企業,采用綠色健康無公害等原生態加工方式,杜絕生物添加劑和上色等化學方法使用,在包裝上探索塑料以外環保材質包裝。 2024年以來,榆樹市陸續開展了糧儲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2024—2026)、全市糧儲系統消防安全大檢查專項整治工作、全市糧食行業“安全生產月”和“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動、糧儲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等,突出消防安全、燃氣安全、焊接與切割作業、收購烘干進出倉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登高維修作業、服務外包作業、人員安全培訓教育等方面檢查,并請安全專家進企指導與培訓,有效增強了企業安全管理意識和責任落實。 創新引領,賦予產品獨特價值
松花江畔好風光,黑土糧倉稻花香。如今,榆樹大米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榆樹名片”,榆樹市秉持優質化品種、標準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精細化加工的理念,全力打造榆樹大米白金品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榆樹大米香飄萬家,譽滿華夏。 在品牌建設上,榆樹大米突出“好口糧+功能米”,積極與國家及省、市農科院校結對互動,注重稻米品種更新換代和源頭研發,推廣健康適銷對路的品種落地,特別是針對一些亞健康和特殊身體狀況的消費者,開發推廣富硒米、控糖緩釋米等功能性大米,向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好口糧。 2024年9月26日,“控糖水稻品種與精深加工技術研發項目”落戶榆樹市,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榆樹市坤泰農產品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這是吉林省農業科技與產業融合深耕的生動實踐。 “我們以功能性大米的高端賽道為切入點,打造高端大米拳頭產品,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研發的水稻品種不但營養豐富,還有控糖的功效。在保證大米品質的基礎上,通過賦予產品更高的價值,發展特色產業之路,讓更多百姓品嘗到榆樹大米,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榆樹市坤泰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曙光說。 據悉,該控糖米升糖指數(GI)值在65以下,經中國華測集團認證屬于中GI食品。長期食用中低GI食品對血糖、血脂偏高人群,中老年人等具有功能性保健作用,也滿足了人們對于健康生活品質的追求。此外,控糖米還采用0農殘生物技術,產品經SGS檢測,水稻508項農藥殘留無一例檢出,農業與科技融合發展,使得農產品不斷“增值”。 2024年,坤泰農產品有限公司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在全市5個鄉鎮種植控糖水稻200公頃,產出的控糖米達到歐盟出口大米的標準。同時,種植控糖米帶動了農戶增收致富,農戶每公頃銷售收入達4萬元以上,每公頃增收超5000元。 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先進的農業技術,榆樹大米米粒豐盈、晶瑩剔透,蒸煮后飯香濃郁,口感綿軟爽口。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農業畫卷,讓 “天下第一糧倉” 的美譽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技術支持:迅達科技